讓外賣小哥扔垃圾 你真把自己當上帝了?
無限放大自己的“權(quán)利”,而視他人的權(quán)利如無物,就是失去了分寸。
---------------------------------------
近日,多條外賣小哥因“服務態(tài)度不好”被打的視頻在網(wǎng)上流傳,原因多少都有些奇葩。1月8日最新的一條更為獨特:一男子在外賣小哥送餐后,讓外賣小哥幫忙把垃圾帶出去扔了,小哥不愿意,于是就挨了打,嘴都被打出血了。
一言不合,老拳相向,這是一種叢林思維支配下的肢體語言,誰都知道不對。而外賣小哥被因“服務態(tài)度”“服務質(zhì)量”被打,其原因比較有迷惑性。在許多人看來,是啊,打人是不對,但小哥確實應該改進服務,讓顧客感覺貼心嘛!但是,嫌小哥不會貼心地幫顧客扔垃圾,恐怕是因為顧客自己沒了“分寸感”。
請外賣小哥幫忙扔垃圾,這個要求本身沒有多大問題。但是,當小哥明確表示自己趕時間,不能幫帶的時候,為什么要怒呢?為什么為了你心里痛快,小哥就要犧牲自己的工作時間?下一個顧客還等著送貨,如果被顧客嫌慢了豈不是又有被打的可能?
一方面要小哥送貨快,另一方面卻又無休止地為小哥的送貨速度制造障礙,說到底,是一些“上帝”出了幾個錢,就真當自己是“天”了。這樣的人認為外賣小哥作為“服務員”,就應該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這就是分寸問題。無限放大自己的“權(quán)利”,而視他人的權(quán)利如無物,就是失去了分寸。
當一個人失去了分寸感,他的世界將會變得非常易怒,時常“懟天懟地懟所有人”。分寸感的缺失,正是許多小糾紛小矛盾產(chǎn)生的根源。扔垃圾自然不是外賣小哥的服務項目,如果有分寸感,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的話,對爭分奪秒的外賣小哥根本不應該提出這樣的要求。
說到底,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中多種角色的扮演者,有時是“上帝”,有時也是如外賣小哥一樣的服務者,多點寬容和理解,掌握好言行的分寸感,才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廖德凱
寶應網(wǎng)絡電視臺 版權(quán)所有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052421 蘇ICP備15046309號-1
Copyright © 2017 Shenyang Radio and TV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