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資本網 > 資訊 > 熱點 > 正文
直播間成售假“重災區(qū)” 如何從根源出手才能杜絕“造假售假”行為
2021-11-03 10:05:21來源: 紅網

近日,澎湃新聞報道深圳一家服裝店直播售假,大牌奢侈品僅賣數(shù)百元,其直播賬號粉絲多達180萬人,涉案金額百萬余元。這個年輕的小微企業(yè)如何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累積如此雄厚的粉絲基礎,又如何能在競爭激烈的潮流市場里輕松盈利?這與其造假售假的卑劣手段脫不了干系。我們在譴責其行徑惡劣之余,還應該反思到底是什么催生了這些違法犯罪行為。

制假售假行為不僅侵犯知識產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還侵犯消費者享受已支付對價商品的權利,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是刑法打擊的對象。一直以來,相關部門對于制假售假行為都采取高壓態(tài)勢,其中又以食品藥品、農資和兒童用品領域最為嚴厲。但還是有心存僥幸的人不斷選擇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只因為這其中潛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支撐起犯罪嫌疑人背棄道德法律去追逐經濟利益的原因正是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食品藥品和農資產品都具有生產力性質,人們對兒童用品在特定時間段也具有依賴性,因而不可或缺。國家為滿足這些基本需求,以醫(yī)保、最低生活保障等方式將其納入政策性手段的調整范圍。然而對于崇尚時尚和潮流的高層次需求,需要公民個體在能力之內以合理的方式實現(xiàn)自我滿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總體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滿足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基礎上開始追求更高目標——社會交往和尊重需求。在“快時尚”火熱的年代,許多追逐潮流的年輕人不僅將擁有最新或限量的商品視為融入時尚圈子、贏得他人尊重的必要元素,更是將其理解為彰顯引領力實現(xiàn)自我的體現(xiàn)。當“追潮”逐漸成為群體特征時,就會有人被裹挾著放棄思考商品本身的價值,成為沖動消費的盲從者,盲從者的加入又會繼續(xù)加固群體標簽,從而導致惡性循環(huán)。最終吞食惡果的既有那些沒有相應經濟實力卻打腫臉充胖子的人,也有費盡心思追逐潮流最終卻成為“faker”的人。一方面是想要擁有潮品卻無力支付對價的消費者,另一方面是以極低成本制假售假的犯罪團伙,一條黑色產業(yè)鏈就這樣形成了。他們以低價滿足意圖購買假貨的消費者,也以高價欺騙想要購買正品的消費者。

商品本質上應是滿足人類的實用需求,潮流商品只因被添附了年輕、個性和自由等標簽,加上特定的品牌價值便有所不同。一些潮流商品或是價格昂貴或是數(shù)量稀少,眾多消費者偏偏因此趨之若鶩。在他們眼里貴就等于好,稀有就等于更值得擁有,這是價值觀的錯位。年輕人以彰顯個性、自我提升為目的“追潮”并沒有錯,但不考慮商品實用價值超出自身消費能力的盲目“追潮”其實大可不必。

“雙十一”即將來臨,各大電商平臺拼盡全力用各種優(yōu)惠吸引消費者,逐漸站上風口的直播帶貨行業(yè)迎來狂歡時刻。直播間帶貨的隊伍里不乏各類明星人物,許多線下的商家也在各大直播平臺售賣自己的商品。我們在這場以消費為主題的“節(jié)日盛典”里更需要多問問自己“追潮”是否真的有必要。

關鍵詞: 直播售假 保護知識產權 群體標簽 盲從者

相關新聞
專題新聞
  • 雖說萬物皆可盤 但盤得住時光的才是王牌
  • 霍爾果斯:馮小剛等明星資本大撤離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
  • 男頻IP為何“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
  • 《鐵血戰(zhàn)士》北美市場票房跳水 又玩壞一個大IP?

京ICP備2021034106號-51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