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仍存在四大誤解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姬薇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由來已久,伴隨著現代食品加工工藝的改進和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食品添加劑的研發(fā)和使用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發(fā)起的《中國消費者食品添加劑認知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仍存在四大誤解。
【資料圖】
誤解一:長期大量攝入食品添加劑有害健康?
本次調查顯示,62%的消費者認為“長期大量攝入食品添加劑有害健康”。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表示,“長期大量”其實是外行話。在評估食品添加劑安全性時,要充分考慮“終生、每天、大量攝入”的極端情況,因此網絡上所謂的“長期大量攝入有害健康”幾乎不可能出現。此外,國家標準在規(guī)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使用量時也是“算總賬”,因此大家擔心的“疊加效應”也涵蓋在內了。
誤解二:天然來源的食品添加劑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
本次調查顯示,70%的消費者認為“天然來源的食品添加劑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
對此,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羅云波表示,這種想法可能與人們普遍存在“化學恐懼癥”有關,但不論是天然來源還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化學物質”,在管理上也是一視同仁:用同樣的方法和準繩去評估其安全性。因此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是同樣安全的,無論何種來源。
誤解三:“0添加”“0防腐劑”更安全?
本次調查顯示,66%的消費者認為“0添加”“0防腐劑”的食品更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指出,“0添加”“0防腐劑”是典型的恐慌營銷,利用了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擔憂和不信任,反過來也進一步強化了“食品添加劑有害”的認知。實際上,“0添加”“0防腐劑”并不會更安全,有時還對消費者產生誤導作用,可能對其他產品形成污名化和不正當競爭,不利于食品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誤解四: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食品添加劑?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兩種典型的違法添加物,然而本次調查顯示,仍有近八成消費者將其誤認為食品添加劑。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只有政府批準使用的才是食品添加劑,未經批準而使用的是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消費者混淆了食品添加劑與違法添加物。盡管政府有關部門、專業(yè)界和食品行業(yè)圍繞食品添加劑已經做了大量科普,但很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建議專業(yè)界進一步加強傳播策略研究,讓科學知識和理念真正做到“入耳入心”。
關鍵詞: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手機測評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成報網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