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美國、德國、法國等國陸續(xù)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日本、印度等國也對全年經濟形勢做出預測。經歷了疫情暴發(fā)初期的第一季度后,第二季度正是多數國家的疫情“大流行時間段”,零售、餐飲、航空運輸、旅游以及進出口等均受到重大沖擊,經濟降幅更是創(chuàng)下近數十年來的新低。
不同的疫情防控與經濟發(fā)展策略下,各國經濟復蘇程度也不盡相同,大致可分為三大梯隊。
創(chuàng)1947年美國發(fā)布季度GDP數據以來最大跌幅。
美?。嚎挂摺⒔洕鷥深^落空7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二季度經濟數據,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2.9%,如果按照我們熟悉的統(tǒng)計方式,美國二季度GDP同比下降9.6%,
7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行人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大樓前經過。(新華社記者 劉杰攝)
美國彭博新聞社文章認為,美國經濟出現(xiàn)斷崖式下跌。雖然一些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第三季度的經濟有可能復蘇,但報道援引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經濟主管米歇爾•邁耶(Michelle Meyer)的觀點,“問題是,這種反彈的可持續(xù)性有多大?”
美國四季度經濟還會出現(xiàn)萎縮。
文章指出,在美國南部和西部新冠肺炎病例激增的情況下,許多州已經暫停甚至取消了重新開放的計劃。隨著美國每周增加的600美元失業(yè)救濟金即將到期,
7月10日,美國單日新增病例第一次超過7萬人,創(chuàng)下全球各國歷史記錄。
消極抗疫、力保經濟的美國迎來了“雞飛蛋打”結局。
一邊是至今仍未遏制的疫情,一邊是經濟指標的歷史最低值。
同屬這一梯隊的國家還有印度。
7月29日,人們在印度高哈蒂排隊等待接受新冠病毒檢測采樣。(新華社發(fā))
刷新單日新增記錄。
印度衛(wèi)生和家庭福利部8月2日公布的消息顯示,在過去的24小時里,印度新增57116例患者,再次
疫情帶來的影響也直接體現(xiàn)在經濟數據上。一季度,由于受疫情影響較小,印度GDP增速達到了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4月時還曾經預測,印度2020年全年GDP增長超過1.9%,增速高于中國。
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然而,由于防疫不力,印度很快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排名第三的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6月下調了對印度經濟的預期。雖然目前印度尚未公布二季度的經濟數據,但權威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分析,印度二季度GDP年化季率有可能萎縮45%,同美國一樣,陷入
德法日:經濟復蘇有望7月30日,德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第二季度德國經濟較上一季度萎縮10.1%。這是自1970年開始記錄德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統(tǒng)計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德國GDP收縮11.7%。
盡管經濟數據仍然嚴峻,德國媒體及經濟界對形勢的判斷卻相對樂觀。
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Ifo-Institute)經濟研究負責人沃爾默沙瑟(Timo Wollmershäuser)7月30日接受德國《世界報》視頻采訪時表示:“。”
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還算相對損失較小地度過了這場危機。
此外,《世界報》在當天另一篇報道中評論稱,
德國經濟將在下半年復蘇。
德國最大的金融新聞網絡平臺Finanzen.net報道稱,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經濟已經觸底,只要感染人數不再大幅增加,文章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的觀點指出,目前種種跡象都 “明確指向經濟復蘇”,不過,要彌補春季以來的歷史性低迷可能需要兩年時間。目前,德聯(lián)邦政府已推出2020年和2021年總計13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內容涵蓋促進消費、企業(yè)支持與民眾補貼多個方面。
作為歐洲經濟的另一個“增長引擎”,法國對國內經濟形勢同樣持樂觀態(tài)度。
法國國家統(tǒng)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7月31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繼第一季度GDP下降5.9%之后,第二季度GDP下滑幅度為13.8%,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9%。
法國媒體《回聲報》評論稱:“這并不意外,新冠肺炎疫情對法國經濟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法國遭遇了二戰(zhàn)以后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不過,13.8%的降幅已經好于預期。INSEE此前曾預測法國經濟第二季度將衰退17%。
這說明,面對危機,我們并不是無能為力。
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接受CNEWS采訪時表示:“”同時,勒梅爾強調:“對法國經濟復蘇最具威脅的就是疫情卷土重來。所以在公共衛(wèi)生領域,應該慎之又慎。”
與德法同屬“經濟復蘇”梯隊的還有日本。
8月3日,日本內閣府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GDP的修正數據。數據顯示,除去物價變動等因素,日本今年第一季度GDP較上一季度減少0.6%,按年率換算的話,一季度的GDP降幅為2.22%。盡管8月17日才會公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GDP,但日本政府近期已對全年的經濟形勢進行了重新預測。
2021年,通過兼顧疫情防控和經濟,日本經濟將得到復蘇,預計GDP將增長3.4%。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在7月30日的經濟財政咨詢會議上透露,剔除物價變化因素,今年日本GDP將下降4.5%。如果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繼續(xù)在全球蔓延的話,日本GDP將下降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本國內疫情又呈擴大趨勢,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指出,如果政府應對疫情不力,對經濟的打擊將更加沉重。
可以看出,德法日三國都將疫情反彈視為經濟復蘇的最大威脅,這一態(tài)度也體現(xiàn)在了他們第二季度的經濟成績單上。
中國:全球首個正增長7月16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達3.2%,是全球首個恢復增長的經濟體。
預測中國將成為2020年唯一一個實現(xiàn)同比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并預測2021年中國GDP同比增長將達到8.2%。
7月16日,在河北省邯鄲國際陸港,工人在指揮轉運鋼板。(新華社發(fā) 李昊攝)
那么,中國是怎樣進入正增長梯隊中的?
其實,疫情暴發(fā)之初,所有國家面臨著同一個問題:如何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fā)展之間權衡取舍。
如果選擇嚴格的疫情防控,就要承擔經濟短期深度衰退的代價,但衰退時間相對較短;如果采取較為寬松的防控措施,可能會避免經濟短期迅速衰退,但長期來看,衰退時間會拉長。
中國堅定選擇了前者。事實證明,疫情對經濟影響大小,取決于疫情防控進展和成效。
疫情防控與經濟發(fā)展
當然,回穩(wěn)并不意味著放松,接下來,仍是一場齊抓共進的
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zhàn)的角度加以認識。
正如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作出論斷,
(作者:趙飄 參與記者:關山度、孫旋、李一凡 責編:拾貝)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lián)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慢友幫資訊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lián)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